close

 

1.jpg  

 

 

      臺灣四面環海,而西部海岸較長且平直,近年來因技術越來越進步,西部海岸的養殖漁業也越來越繁盛。而在雲林口湖鄉的一個小漁村-蚵寮社區,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養殖漁業技術優良,漁產豐富,甚至還擁有「蚵寮三寶」的物產美名!而且走在蚵寮社區的街道上,不時的能看到一幅又一幅描繪當地意象的藝術牆,來到這邊不但可以大飽口福,還能大飽眼福呢!到底蚵寮社區是什麼樣子的呢?就跟著茉莉麻的相片紀錄一起探索吧!

 

 

「蚵寮三寶」也就是烏魚子、扁魚與蒲燒鰻,除了美味三寶,漁獲更繁盛的就屬鮮蚵與文蛤了,因此走在蚵寮社區,可以發現到處都是一面又一面的藝術牆,刻畫了一幅又一幅在地人文意象,非常優美又好拍照!最重要的是,走近一看,赫然發現畫作中的媒材居然大多都是蚵貝殼與文蛤殼!!!

2.JPG

 

3.JPG  

 

 

這幅利用蚵貝殼拼貼成一艘一艘的竹筏,夕陽西下,辛勤工作一天的漁民們也準備收工回家,描繪了純樸的海岸漁業風光。而這邊還特別設計了竹筏座椅,讓人可以在這邊坐下來歇息一下,拍拍照,也呼應了前面所提及的夕陽西下需休息的漁民的意象。

4.JPG  

 

 

這幅也是利用了蚵貝殼拼貼出了一筐又一筐的鮮蚵,在地漁民的全家人一起工作、一邊歡快的聊著天,孩子無憂無慮的玩著,一點也沒有都市中的繁忙感,取而代之的則是純樸真實情感的流露。而蚵貝殼拼貼出成長了一片大樹,全家人在這片樹下一起辛勤的工作,也有漁獲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的意象。

5.JPG  

 

 

漫步在蚵寮的街上,總是能發現驚奇的彩繪藝術牆,很像在尋寶探險一樣呢!

6.JPG

 

7.JPG

 

8.jpg  

 

 

而且我們來到蚵寮的季節正是11月,剛好是捕捉烏魚最佳的冬季時節!幾乎每條街每戶人家都在處理烏魚、曬烏魚子啊!可以一次看到這麼多烏魚子實在太壯觀了~

9.JPG  

 

 

而且也能體驗製作烏魚子的過程!!!也太棒了吧~ 不過記得要來對季節喔!(冬季)

10.JPG  

 

 

另外,在蚵寮地區最重要的年度祭典就是「送順風」儀式了,相傳蚵寮地區在清代時曾發生瘟疫,村內的信仰中心所供奉的陳府夫人降下指示,在農曆八月十五將伍府千歲請到庄內,三天後送行貢北,就可以保佑大家度過疫情,後來就漸漸發展出「送順風」的儀典。可惜因為蚵寮社區人口逐漸老化與外流,這樣的儀典恐有失傳的危機,如果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在農曆八月十五來到蚵寮社區一起將寶貴的傳統儀式一起記錄下來喔!

11.JPG  

 

 

 

 

前面說了這麼多好吃的漁獲,總要來個美食饗宴,這一桌子的海味辦桌菜有沒有很豐盛!古早味扁魚酥、蝦仁炒麵、清炒水蓮、絲瓜炒蛤蜊(超級鮮美)、醬燒台灣鯛(大尾又新鮮)、烏魚子手捲、蒲燒鰻米糕(大推!)、扁魚白菜丸子羹!蚵寮三寶做大餐,實在太享受啦~ 如果想吃一定要先預訂喔!

12.JPG  

 

 

特色菜-扁魚酥

13.JPG  

 

 

都來到蚵寮了肯定要吃烏魚子,烏魚子手捲,吃過沒?

14.JPG  

 

 

很特別的馬卡龍色系菜燕,別的地方根本吃不到,蚵寮小民太有才啦!

15.JPG  

 

 

吃了這麼多好吃的,還能學到在地漁業知識,跟孩子一起學習我們所吃的漁獲都是從何而來、如何得來~

16.JPG

 

17.JPG  

 

 

透過互動問答更好玩!

18.JPG

 

19.JPG  

 

 

最後還利用鮮蚵貝DIY小掛畫,最後成品實在太美啦!這個伴手禮真的是為這個一日體驗劃下完美的句點。

20.JPG

 

21.JPG  

 

 

 

以上的各項體驗活動都是在「蚵寮學堂」(雲林縣口湖鄉社區產業生態發展協會)體驗的喔!雲林縣口湖鄉社區產業生態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玉釵女士,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口湖蚵寮」,便在113年申請漁業署「食魚教育推廣計畫」,透過食魚體驗活動,讓在地孩童認同出身土地之外,也推動口湖蚵寮在地觀光。若大家有機會想到蚵寮玩,各項行程可以聯絡蚵寮社區喔!

 

雲林縣口湖鄉社區產業生態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女士 聯絡電話:0937-269-741

社區課輔粉絲專頁

 

看更多 親子遊記-雲嘉南地區

 

茉莉麻寫文章平均需要 3 天,按讚+分享僅需 3 秒,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幫茉莉麻分享給更多人看喔

如果喜歡茉莉麻的分享,請一定要來粉絲頁按讚追蹤我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茉莉麻 的頭像
    茉莉麻

    嗨,我是茉莉麻

    茉莉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