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兩年多,2016 / 4 / 26 又再次體驗了一次斷 20 跟肋骨之痛...
不過第二胎的產程真的比較快,所以茉莉DD也沒讓媽媽在人間煉獄徘徊太久,
4 / 26 當天早晨 07:00 開始小陣痛、一直持續到了下午 15:30 破水、17:00 入院後開始大陣痛(當時子宮頸開 2cm)、18:42 子宮頸開 7cm 進產房、18:53 茉莉DD 就出生~
整個產程很自然,沒有催生藥、也選擇不打無痛分娩,
茉莉DD 2750g,48cm,很健康的寶寶,一切平安順利:)
而媽媽兩胎各在不同醫院生產(但同一個醫生接生),
每間醫院需要的待產包內容大致一樣,但也會因醫院制度不同而有一些小差異,
而兩胎經驗媽媽就整理了待產(住院)包、坐月子包需準備的給西,
這篇清單也都會註明哪些東西必備;哪些東西要視醫院需求;哪些東西可產後再決定要不要買,
給即將迎接新生寶寶的媽咪們做參考囉!
藍色字 :待產時就必備
橘色字:產後住院必備
黑色字:入月子中心後才需要
(括號字):建議可視情況產後再購買即可 / 或視個人需求準備
證件類
- 媽媽手冊
- 證件 - 健保卡、夫妻身分證:夫妻兩人的身分證都要準備喔!先生需要幫忙簽一些文件、還有辦出生登記都要用到
- 月子中心合約:有要入月子中心的要帶著
* 收納參考:月子中心合約可夾帶在媽媽手冊中,而證件類平常可放在自己錢包裡,這樣一旦要生產了就拿了媽媽手冊跟錢包就可出門~
待產 / 產後衛生用品
- 看護墊:待產與住院時都需用到,墊在屁股下鋪於床上的,避免羊水、落紅、惡露等髒污沾染到病床上,媽媽用的是 ★添寧長效型看護墊(L / 8 片)★,先準備一包即可(媽媽兩胎都破水,都用不完一整包),到時不夠再跟醫院購買就好
- 產褥墊:設計給產婦的衛生棉,媽媽用的是 ★美滿產褥墊(12 入)★,先準備一包即可,快用完時如果惡露量還很多再繼續用產褥墊,如果量比較少了就可以換一般衛生棉
- (尿盆):媽媽兩胎都有破水,第一胎的醫院規定破水不能下床,大小便都需在床上使用尿盆完成;第二胎的醫院則是可穿免洗褲+產褥墊走去廁所,所以可是醫院規定準備或到時再跟醫院購買
- 免洗內褲:待產 / 住院期間絕對不會想洗內褲的XD
- 沖洗器:產後每次大小便都需使用沖洗器沖洗會陰傷口
- (傷口消毒水):視醫院的制度準備,媽媽第一胎的醫院產後是每次溫水沖洗傷口後圖醫院開的藥膏;第二胎的醫院是沖洗器內裝溫水+消毒水沖洗傷口
- (外科口罩):是醫院的制度準備,媽媽第一胎的醫院餵奶時不需帶口罩;第二胎的醫院只要接觸到新生兒都需戴外科口罩
- 衛生棉:惡露量較少後可改用衛生棉,視惡露量選擇日用或夜用長度
* 後來才知道照片中媽媽準備的消毒水是一般傷口的消毒水,不適用產婦沖洗,去藥局購買時記得要特別說產婦沖洗專用的消毒水喔!若怕買錯也能直接跟醫院購買
個人沐浴保養用品
- 沐浴用 - 洗髮精、潤髮乳、沐浴乳、洗面乳、牙膏、牙刷、浴帽、沐浴球
- 保養用 - 化妝水、精華液、乳液、身體乳、除紋妊娠霜
- 毛巾
- 其它 - 吹風機 、指甲剪、挖耳扒、(綁頭髮的髮飾類)
* 有些媽咪坐月子期間不洗頭髮,但還是要準備洗髮用品跟吹風機跟陪住家人使用喔
個人衣物
- 外出鞋
- 外套
- (保暖襪子、帽子):視個人需要,媽媽本身很怕熱,所以坐月子時也沒穿襪子帽子
- (室內拖鞋):視個人需要,媽媽習慣在室內穿拖鞋
- 骨盆帶:產後可立即使用(我自己是入月子中心才使用),產後骨盆韌帶會鬆弛,需要穿戴骨盆調整帶來固定支撐骨盆,媽媽用的是 ★日本犬印本鋪簡易式骨盆固定帶(醫療用束帶)★
- 束腹帶:產後 2 週使用,收緊腹部及腰部用,媽媽用的是 ★日本犬印本鋪加強型交叉塑腹帶★
- 哺乳內衣
- 長袖睡衣:可準備 2-3 套換洗,上衣要前開式的方便擠奶餵奶
- 外出服:可準備 1-2 套,出院或離開月子中心穿,平常有回診或上院內課程也可穿
生活用品
- 保溫瓶:除了自己的保溫瓶,也要多準備一個給老公裝水喝
- 濕紙巾、衛生紙:一定用的到的,有些醫院、月子中心會送,但是不一定足夠,帶幾包預防不夠的情況
寶寶用品
- (嬰兒乳液):寶寶出生後身體大多會有脫皮狀況,可以請護士幫寶寶擦乳液,媽媽第一胎的醫院乳液要自己準備,第二胎的醫院醫院本身就會幫寶寶擦乳液護膚,所以要是醫院制度而定
- 出院穿的衣服 - 紗布衣、連身兔裝、包巾
電子用品
- 手機與手機充電器
- (相機、相機電池、相機充電器):如果僅習慣用手機拍照的媽咪可以不帶,媽媽自己習慣帶著相機
- (筆電與筆電充電器):媽媽用來寫部落格、回覆 Email 用,不一定要準備
哺乳用品
- 護墊(或防溢乳墊):開始漲奶分泌乳汁後就會滴滴答答,一般會在內衣裡貼防溢乳墊防止奶水浸濕內衣,不過媽媽覺得防溢乳墊又後又熱,可以用長型護墊撕成兩半各貼於一邊內衣裡,不但較薄較舒服也比較便宜喔!媽媽用的是 ★靠得住蘆薈高透氧護墊 無香加長型 17cm 26 片★
- (消毒過的奶瓶):一開始會先用醫院提供的空針收集母乳,等到單次可擠出 5-10cc 後就可換成用奶瓶接奶水,有些醫院會提供媽媽奶瓶收集母乳,若沒提供可準備消毒過的奶瓶 3-4 支(大小皆可)
- (羊脂膏):有親餵的媽媽常常會餵到乳頭受傷,塗抹羊脂膏可以保護乳頭及幫助乳頭傷口癒合。媽媽自己第一胎有親餵所以有事先準備,但沒有乳頭受傷的問題就都沒用過;第二胎是採全母奶瓶餵所以也用不到,所以可視個人需要產後再準備就好
- (乳頭保護罩):親餵時罩在乳房上的保護器,用來保護乳頭,可以產後實際親餵過視乳頭敏感狀況再購買
- (手動或電動吸乳器):單次可擠出 50-60cc 母奶後就可開始用吸乳器,但建議不用事先買,等產後確定有奶水且想餵母乳再購買就好,現在線上購物很方便,很多都一日就到貨。甚至可以先跟別人借用一陣子之後再決定,因為很多媽媽帶小孩回家後根本無法兼顧要擠奶又要顧小孩的生活就放棄餵母乳了。一般月子中心每房都有提供吸乳器,有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話可以等快滿月再決定是否購買
- (溫奶器):奶量追上以後,想跟媽媽一樣採全母奶瓶餵的話可以準備溫奶器,去餵寶寶前就事先把母奶熱好,才不會到了嬰兒室餵寶寶時寶寶餓了在哭又一邊手忙腳亂熱母奶
以上就是從待產到產後住院,以及在坐月子中心所有需要的物品清單了!
雖然看似一大堆的東西,不過不用一開始就全部帶著啦~
建議去待產時只要帶「證件類」跟「待產 / 產後衛生用品」即可,
(住院期間是穿著院內病服,一開始也還不需要用護墊墊內衣)
等產後再請先生或家人拿其它需要的東西來即可喔!
看更多 茉莉麻 懷孕生產篇
茉莉麻的部落格:molimammy.pixnet.net
茉莉麻的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molim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