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記錄於茉莉 4Y4M
前幾天帶茉莉參加了兒童桌遊競賽體驗營,其實是一場桌遊商主辦的兒童桌遊體驗活動,不過活動方式是以淘汰賽的方式來進行,讓整個遊戲過程更刺激好玩。不過在過程中,茉莉麻觀察了一下每個媽咪對孩子說的話與表現出來的態度,大大了影響孩子的表現好壞,小小有感而寫下了這篇文章。
本篇記錄於茉莉 4Y4M
前幾天帶茉莉參加了兒童桌遊競賽體驗營,其實是一場桌遊商主辦的兒童桌遊體驗活動,不過活動方式是以淘汰賽的方式來進行,讓整個遊戲過程更刺激好玩。不過在過程中,茉莉麻觀察了一下每個媽咪對孩子說的話與表現出來的態度,大大了影響孩子的表現好壞,小小有感而寫下了這篇文章。
媽媽大約在小茉莉 3Y8M 時,偶爾會拆掉腳踏車輔助輪讓茉莉練習騎兩輪車,原本預期是小茉莉四歲以後可能才會騎兩輪腳踏車,沒想到才練習一個月左右,有天就突然開竅(咦)就越騎越順,然後就學會了!媽媽整個已驚呆,不到四歲就會騎兩輪腳踏車會不會學太快惹 不過媽媽覺得會這麼快學會騎兩輪車應該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那陣子平衡車也騎的越來越好,所以在學騎兩輪車時幫助非常大喔!這篇就來分享引導小茉莉其兩輪腳踏車的過程與小小經驗心得分享~
不知道每個小孩是不是都會有一段很愛挖鼻孔的時間?雖然我覺得孩子探索自己的身體是正常的,但在公共場合或是不適合的地方一直挖鼻孔實在是不雅觀,而且,挖鼻孔就算了,把鼻屎挖出來以後吃進嘴裡真的太 over 啦!過去也聽過許多媽媽說小孩愛吃鼻屎見怪不怪,但真正發生在自己小孩身上時,驚嚇指數還是百分百
不過媽媽後來還是找到了好方法,不但能教導孩子正確的挖鼻孔方式與場合,也能讓孩子好好享受挖鼻孔的樂趣喔
有個即將要當爸爸的朋友在臉書開了社團做為他的新手爸媽互助會(難得看到有爸爸這麼用心),原本是想在社團內 PO 個經驗短文,結果越寫越多越寫越長,就乾脆直接在 Blog 整理成一篇文章啦 文內給新手爸媽們整理了從懷孕生產到寶寶用品的準備與好物分享、照顧寶寶的經驗分享、可以參考的育兒書,以及可以尋找的育兒資源... 等,希望對即將成為新手爸媽的人,在準備上可以更有條理更輕鬆喔!
從以前,我們就教茉莉要愛惜所有的東西。
東西玩具好好放,不用丟的;書本好好翻,不撕不折;這樣他們才不會痛。
東西玩具不落地,不弄丟,被丟棄了他們會哭會傷心。
所以茉莉自己的玩具、書桌、物品都保存的很好,
雖然我們家的玩具零件配件實在非常多,但到現在沒有一個不見過,
書本或紙類製品雖然偶爾會因小小孩還無法完美控制力道,還是會不小心翻壞,但媽媽都會帶著茉莉好好修繕,所以也都保存的很好。
或許是因為這樣教導的關係,茉莉對於物品們也都很愛護。
『以動作發展學上來講,3 歲的孩子應該要學會有加輔助輪的四輪腳踏車,騎腳踏車需要踩踏板轉一圈是雙側下肢協調訓練,滑步車、滑板車都不會練到這個動作。因此在發展學上孩子最需要的是最傳統、最古典腳踏車,其他的車就當做是遊戲(引用自《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 so easy! 0-3 歲 baby 聰明帶的 84 個技巧》)』
看了王宏哲老師的書,才知道 3 歲的孩子就應該要會騎腳踏車,不過當然不是到了 3 歲給孩子一台腳踏車馬上就會騎啊,一定是要提早練習的(王宏哲老師是建議兩歲四個月可以開始騎)。茉莉是還沒滿兩歲就會騎三輪車,所以差不多兩歲就開始玩一般的四輪腳踏車了。
只是一般市售的四輪腳踏車是可以往回踩的,茉莉騎了半年 always 是只踩半圈就往回踩再繼續踩半圈,也是能持續前進(我服了妳),但騎腳踏車最重要的是踩踏板轉一圈雙側下肢協調訓練,這樣完全是單側刺激而已,長久以往似乎不太好。剛好研究到茉莉在玩的平衡車同品牌美國 Radio Flyer 巡洋艦腳踏車 2.0,採用的是後踩煞車系統 ← 意思是後踩即煞車,所以無法往回踩,就能強迫孩子往前踩啦 就幫茉莉換了這台腳踏車。
* 關於平衡車的分享可以看 ★【成長記錄(2Y6M)】平衡感的養成 - 美國 Radio Flyer 領航者平衡車★
其實從以前就能看出茉莉應該會是個很照顧別人心情的小孩。
例如問茉莉「最愛誰」,
茉莉從一而終都是回答「最愛把拔馬麻跟底迪~」
沒有人教過茉莉要這樣回答,
但茉莉每次都是一個都不落下,
大家都愛,不會有人傷心。
小寶寶到四個月時因為要開始長牙了,所以這時期特別容易流口水,因此古早就有這個收涎的儀式,讓寶寶能快點解決流口水的問題並順利平安長大。而茉莉DD也滿四個月了(時光飛逝捏),當然也要來經歷一下這個趣味的收涎儀式囉~
我不是一個喜歡命令孩子的媽媽,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個能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決定的媽媽,我把孩子當做是我生活上的夥伴與朋友,而不是就是個小孩,而我是大人,什麼都該管教。所以很多時候,我常會問茉莉「想怎麼做?」,媽媽覺得這麼做比較好,因為... 「好嗎?」、「可以嗎?」
不過,這樣「當孩子為夥伴」的作法對於一個理解能力與心智未成熟的小小孩有時候實在很難溝通,但當茉莉越接近兩歲,對於我們的話語理解能力越來越好,甚至也能漸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判斷我們的情緒,我發現跟茉莉溝通越來越容易,而且軟性溝通的方式更能有效管教以及平復孩子情緒。近來生活上的很多小事件讓媽媽看到茉莉的成長,也讓媽媽有一些體驗與想法,所以想把這些小事件記錄下來也分享出去。
看到小茉莉新生兒時期的照片實在覺得時光飛逝啊!
最近因為第二胎的底迪快要卸貨了,又開始看了好多新生兒用品,
突然很想來分享一下媽媽自己挑兩胎的育兒用品跟送禮心得,
(其實早就很想來寫這篇,沒想到一拖延茉莉都兩歲多了XD)
這篇要推薦給大家媽媽精選覺得非常適合當做滿月禮品的育兒用品,
幾乎都是媽媽自己有給茉莉用過或是超級想入荷的夢幻單品啊~
讓大家參考參考,送禮才能送到心坎裡~~~
茉莉大約是接近 1Y10M 時進入傳說中的語言爆發期,早聽聞只要孩子進入語言爆發期會說的字彙的增長速度會變得相當快,沒想到這學習速度比我想像中還要快了好多好多,小茉莉的語言表達能力幾乎是每日以驚人速度在進步,每天都會有新字出現,讓媽媽每天都在「哇!哇!哇!」驚呼XD 這篇就要來簡單分享媽媽怎麼幫助茉莉的語言發展以及小茉莉可愛語錄的影片剪輯~
最近有些感慨,自從小茉莉過了 1Y1M 後,媽媽開始驚覺小茉莉的模仿學習能力比先前越來越快,很多動作多看幾次就立刻會模仿,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聽的懂大人們說的好多詞彙跟句子,也開始知道鑰匙放哪裡、玩具要收到箱子裡... 不過才兩個月的時間,突然覺得小茉莉在心智上又長大了好多。
先觀察 後調整,這一句大概是我在調整寶寶作息上最主要的觀念
書上網路上醫生說的所謂調整作息的「正確做法」並不能適合每一個寶寶,每個寶寶個性不一樣,身體調整作息與習性的時程與習慣性也不同,所以每個媽媽的做法也當然會不一樣,雖然我的做法與想法不一定會是完全正確,但這篇還是會跟媽媽們分享小茉莉各個階段的作息與睡眠習慣調整方式喔!文末也會附上小茉莉各階段作息與奶量給媽媽們參考~
小茉莉是在一月中出生的(2014/1/18),
所以每當一年過了,小茉莉長了一歲,我身為媽媽這個角色也多了一年,
想想 2014 年這一年來的生活經歷,
好像很快就過了,但其實身為新手媽媽的第一年實在有夠漫長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