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記錄於 茉莉 8Y2M / DD 5Y10M
你們家有忌諱的話題嗎?
茉莉最近看了一本小兵出版的橋樑書《爸爸放暑假》(★書本連結★),故事內容是一年到頭辛勤工作的忙碌爸爸突然宣佈他可以放常常的暑假,想不到原來是爸爸罹患了癌症,想將生命最後的時光留給家人。
茉莉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有次突然問我:「馬麻,你跟把拔誰會先走(死)?」
我當下覺得小朋友怎麼可以問這個奇奇怪怪這麼忌諱的字呢?
因此當時我跟茉莉說:「我怎麼會知道呢?我們可以不要討論這個話題嗎?」
我事後想想,當我這麼跟茉莉說的時候,茉莉意識到的是什麼?其實孩子都很敏銳,能感受的到我們無法接受的話題。孩子一旦到了青少年階段,也許會遇到自身或生活周遭同學朋友真正遇到的事,例如:同性戀、自殺、性愛、未婚懷孕、憂鬱症... 等,當在家庭中孩子能清楚意識到爸媽心臟不夠大顆,無法接受這類話題,就會選擇隱瞞或是不與父母討論。那這會是我們想要的嗎?不如就已開闊的心胸與孩子好好討論吧!
因此隔天我跟茉莉聊天時我問:「昨天妳怎麼會想到問我把拔馬麻誰會先走嗎?」
茉莉:「沒有啊,就想問呀。」
我:「妳是看到什麼書還是那裡有寫到嗎?」
茉莉:「我看了那本《爸爸放暑假》~」接著茉莉把這本書拿給我看,興致勃勃的跟我分享書本的故事內容。
我:「所以最後爸爸死掉了嗎?感覺好傷心喔!那妳知道什麼是死嗎?」
茉莉:「老師說就是『蒸發』了。」
我:「對啊,就是你再也無法看見那個人了。那妳覺得這本書想告訴妳什麼呢?」
茉莉:「嗯...」(其實這裡茉莉有回答我,不過我忘記她講什麼了)
我:「馬麻覺得作者應該是希望我們可以珍惜現在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喔!也許馬麻明天出門就被車撞死了,與其事後後悔沒有好好陪伴馬麻,不如我們就好好珍惜現在可以在一起的時間,妳認同嗎?」
茉莉:「嗯!」茉莉點頭
我:「謝謝妳今天跟我分享,馬麻很開心喔。」
還記得今年初,5 歲半的DD也有哀嘆的跟我說過:「馬麻,我覺得人生就是有時候想死、有時候不想死。」
我心想:天啊!兒子才 5 歲,怎麼就會講這些死不死的啊~這世代的孩子到底怎麼回事,每個想法都好成熟...
因此我問:「這是你從哪邊聽到的嗎?」
DD:「沒有啊,這是我自己覺得的啊。」
我:「是喔... 那你知道什麼是死嗎?」
DD:「就是再也看不到那個人了。」
我:「對啊,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死呢?」
DD:「要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茉莉麻覺得好無言啊,哈哈)
我:「那什麼時候不想死呢?」
DD:「玩的時候、開心的時候啊~」
我:「不過如果你死了,馬麻會很傷心耶!而且你知道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很幸運的事嗎?」
DD:「為什麼?」
我:「因為你是好不容易終於排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家庭與爸爸媽媽來到這世界上的耶!現在天上還有好多小朋友在排隊都沒有家喔!所以要珍惜你自己的生命喔!」
這段話讓DD想了很久,不過他之後也沒有再跟我說過想死之類的話了。
以正向教養的長遠目標來看,我希望孩子能夠與我無顧忌的暢所欲言,那現在我該做到的就是不要避諱任何話題,當談論到像是同性戀、自殺、性愛、未婚懷孕、憂鬱症、死亡... 這類的話題,與其跟孩子說「不可以」或是「這是不對的」,不如與孩子討論;問問孩子的想法、是否真的懂這個項目的意思、如果真的遇到了這件事該如何做、而選擇如何做又會達到什麼效果或後果?孩子都是聰明的,相信孩子都有能力去做出對的選擇。
看更多 茉莉麻教養 / 成長記錄
茉莉麻寫文章平均需要 3 天,按讚+分享僅需 3 秒,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幫茉莉麻分享給更多人看喔
如果喜歡茉莉麻的分享,請一定要來粉絲頁按讚+設定「搶先看」,或加入茉莉麻社團才不漏接最新消息與分享喔